虽然楚歌也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是对是错,但他坚信,那个高考生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常少恩这样的人,更是绝对担得起“教育家”这三个字。
在楚歌看来,教育,从来不应该让人泯灭人‘性’,而现如今……
每年高考的时候,都会出现类似的事情,媒体对此类情况的报道,大多都是称颂家长这份伟大的爱,楚歌对这份爱毫不怀疑,但他对这种现象却感到很悲哀。
一个孩子在亲人受伤的时候去参加高考,真的能将注意力都集中在考试上么?
如果不能,这是对考生的不公平,如果能……呵呵,那是不是就更悲哀了呢?
一个可以将至亲的安危弃之不顾,在考场里面冷静思考,奋笔疾书的考生,真的值得称颂和敬佩么?
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讲答案是肯定的,但楚歌终究不敢苟同,在他眼里,这是一种病态;。
要是那个时候常少恩对这件事情视而不见,或者是要求那个孩子丢下母亲去参加高考,那么楚歌此时看见他,就绝对不是现在这种态度了。
和常少恩握过手,楚歌看了看站在车边神‘色’讪讪,脸上带着一个隐约可见巴掌印的常欣,心中不禁想起一句老话。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