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难得地和解之机,怎么措辞武植都想好了,却是想不到王贵妃竟然是为了对付自己演的一出戏,武植也不是没想过王贵妃会翻脸对付自己,不过武植想来想去,也想不出她能有什么法子。
自己名声本就显赫,在赵佶召回京削去兵权后名声更是大振,当然这是在朝臣中,以前很多大臣对武植异姓亲王手握重兵深感不安,这些人里又以安公焘为首,谁知道赵佶病重,召武植回京。明眼人都知道怎么回事,武植却是二话没说,星夜回京,更安心做起了清闲王爷,此举一下把那些大臣对武植的偏见扭转,虽然也传出什么“贵王此举。更显其志不小”的杂音,但大多数朝臣却对武植由衷地尊重起来。尤其安公焘,三次登门拜访武植,第一次竟然要负荆请罪。武植苦劝才罢。说起话来,两人言谈甚欢,几次醉酒后,成了莫逆之交。这也是安公焘在北伐问题上支持武植的原因。
除去名声和朝臣的支持,武植手里更有赵佶赐下地龙头金锏,这可是超级护身符加“核武器”级别地威慑力量,是以武植打破脑袋也想不出王贵妃对付自己地理由。
谁知道就是这般好笑。王贵妃竟然用上了最笨拙的法子对付自己,却也不能不说,这法子又是最有效的。贵王意图对太后不轨?虽然最后事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