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当兵。当然,当兵,尤其在边疆地区当兵,未必比知青好多少,条件或许更艰苦一些。可对于从小在大院长大的赵清山而言,是宁可选择去边疆地区当兵,也不愿意上山下乡的。远在燕京并未受太大波及的赵爷爷甚至还不止一次打电话过来,示意赵父将赵清山送到燕京当大头兵去。偏偏最后赵清山让赵父所调派的人给押着下了乡,虽说在江南一带,却是当地有名的穷乡僻壤。而同样初中毕业,成绩甚至还不如赵清山的薛玉敏则拿到了上高中的名额。
赵母回家后,听闻了这事后,跟赵父大吵了一架。可到底木已成舟,闹到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两年后,也就是今年,婆婆初中毕业,恰逢只需上两年高中的薛玉敏高中毕业。这一次,为防万一,赵母早早地托了关系,给自家女儿在供销社给安排了一个工作。谁曾想,76年赶上国家连连发生大事。本就忙碌的赵母被临时抽调,不是上灾区慰问演出,就是得排演纪念伟人的节目。于是又让薛家老白莲花母女俩钻了空子。
这一次在赵清茹看来显然更悲催。不仅婆婆那供销社上班的名额让薛玉敏给霸占了,老白莲花还打算桃代李僵,让婆婆以薛家女儿的身份,代替薛玉敏当知青上山下乡去。
赵清茹也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