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替妻子说了句公道话:“母亲,您就别骂了。这件事说来也不是她的责任。侍琴是儿子行事不慎招惹的,燕儿是母亲赏的,儿子纳了她们,也是无可奈何。族人们不知内情,只当儿子是个好色的,说两句闲话,也没什么要紧。咱们家几时不被人说几句闲话?由得他们去吧。”
文娴泪眼汪汪地看向柳东宁。满心感动:“相公……”
但柳顾氏却不赞同儿子的说法:“你说得倒轻巧!连在族中的名声都这么难听,外头的议论就更入不了耳了!你这样还怎么跟那两个贱种比?!你父亲成天说东俊书读得好,诗文有灵气,还总是带他出去见人,前儿我还听到有人夸他有乃父之风呢!我呸!他是个什么货色?若不是你父亲的面子,谁能看得上他那三两首歪诗?!可惜世人都瞎了眼。见你父亲抬举他,便也跟着夸了。再这样下去,等明年他中了举人,谁还顾得上你才是你父亲正经的嫡长子呢?!”又骂文娴:“都是你,若不是你没用,又怎会连累了我儿?!”
柳东宁无奈地揉了揉额角:“母亲,您就消消气吧。举人哪有这么容易考中?俊弟才多大年纪?明年即便是去考了,凭他的文章也是不能中的。您别担心,儿子虽说更擅长诗文,却不喜经史。但这点眼力还是有的。俊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