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如果在电影中使用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规律,完全可以解决电影的民族化问题。”
许安华忍不住道:“可中国画追求的是写意,构图也不追求透视,而电影的画面空间是写实的,这两者是矛盾的,我觉得中国画的创作规律恐怕很难用在电影创作上。”
林年同反驳道:“并非如此。在照相机出现后,西方的写实主义绘画开始衰落,因为油画的写实性是可以被照相技术取代的,但中国画是取代不了的。西方油画受东瀛浮世绘影响,产生了印象派。后来经过立体系、构成主义、蒙特里安诸家的探索,才终将支配西方绘画空间构造五百多年历史的透视理论摧毁,追求与东方艺术相似的平远空间美感意识。西方电影在二战后也在在进行相应的实践,安东尼奥尼、戈达尔、特劳布的作品中以透视原则构造电影空间己减至最少,甚至消失。所以,我认为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规律用在电影创作中,是有可能的。”
田壮壮觉得林年同的话有道理:“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移步换景,整个画就是一幅卷轴。中国人观察方法是移动的过程中将画一点点看完,永远找不到一个视点可以把画全部看到。《清明上河图》从城郊一直画到城市。我觉得长镜头理论就有点中国画的感觉,尤其是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