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小事,取代第一人格才是目前最担心的。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接受治疗。接受治疗,就必须面对病源。
多重人格往往由情感创伤引发———特别以童年期的精神创伤为多见。第二人格一旦形成,它就会强烈抵御企图消灭第一人格的一切努力。
不管是有格式塔疗法、精神分析法,等等治疗方法,都离不开家人、朋友、同事等人长期而耐心的配合。而治疗时尤应避免激惹病源。这也是菘蓝一直害怕做治疗的原因。
向医生所说的最终治疗,则是最有效的治疗:就是通过宣泄的方式,把第二人格“诱导回来”,让第二人格对原先无法接受的愤怒、不满、冲动等承担责任,并用更为建设性的办法处理它们。
由于诱导第二人格的过程也是发泄第一人格的过程,因此置于两者之间的隔墙便会自动解体,两者的交流得以实现,最终两人涣然冰释。
而两者需要交流,就意味着菘蓝要面对自己曾经受到过的创伤。这对他而言,也许是二次伤害。
向医生的责任是帮助患者将第二人格返回到它们最初的目标上来,以便转移第二人格与第一人格的对立立场,两种人格可以和平共处,甚至是合并为一种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