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那么好,为什么全世界的奥运会,在火炬传递时,路边都不允许打广告,衣服都不印企业Logo,摄影车也不会刻意宣传品牌呢?国际奥委会是不是规定了,不要让奥运精神被商业利用?”
“这个……”
一屋子人都傻眼,杨磊究竟想啥呢,这是在质疑亚组委吗?
没错,奥委会确实这么规定了的。
除了那些不好考证的奥运之外,近代史上,奥运会所有的火炬传递活动,每个火炬手的衣服基本上只有一个统一的五环标记,外加举办国的城市名,就算要加Logo图案,也只能是奥委会的专属,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
原来的亚运会,也是一样的规定。
比如2002年的釜山亚运会,2006年的多哈亚运会,火炬手都是在左胸位置印着釜山,多哈的英文,最后加上亚运的运动标志。
什么时候出现过赞助商Logo?
也就是2010年羊城亚运会,从360°赞助开始,硬生生地在衣服的右胸位置,绣上360°的Logo,这是典型的违反奥运精神。
副组长很尴尬:“杨总,这可是我们亚组委的规定,我们争取过奥组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