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土粒、瘪粒等杂质都挑出去,剩下一颗是一颗,颗粒饱满的小豆用来煮豆沙。前几天,罗有礼也已经磨好了包饽饽用的大黄米面、小黄米面和黍米面,就等着这几天包饽饽呢。
二十三晚上,罗有礼和郑氏就用大缸将黄米面和好,放在炕头发上了。粘饽饽的面皮,主要用的是大黄米面。但如果全部用大黄米面,和出来的面就会过粘,包出来的饽饽更会将人的嘴巴都粘上。所以要在大黄米面中,再加上适当比例的小黄米面。有的人家若是人口多,没有那么多的大黄米和小黄米还要加上一些黍米面。罗家没有分家的时候就是掺了黍米面。要包出好吃的,粘度适中的饽饽,每种面的比例就要掌握好。这次罗冉家虽然情况好了一些,但是也掺了少量的黍米面。至于每种面的比例就有罗有礼和郑氏确定。
等到了二十四的后半夜,天不亮郑氏就将豆沙煮上了。原本一团团的面就像是充了气一样涨大了体积。这是面发酵了,等到早饭过后应该就可以包了。
在豆沙熟烂的时候,天也亮了起来。吃过早饭,大家伙就忙着准备帘屉、剪泡芦苇叶子。一般包饽饽都是用的玉米内层皮子,这是秋收的时候,每家每户挑选好的包裹玉米棒子的内层白皮,晒干了存放起来。这个玉米嫩皮,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