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乐——”
季铭说一个字,脸上就变一串表情——是的,一串,各种喜,内向的,外放的,压抑的,狂喜的。各种怒,暴怒、隐怒,怒极反笑……
“大家不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技巧性的,像收集表情包一样。事实上,你们有一堂课,应该是贯穿整个表演生涯的,叫人物观察,这些喜怒,一定都是生活中来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境况下,他会怎么笑,怎么哭,并不是你自己无端想象出来。所以说表演,不管是什么派,体验派表现派都好,都来源于生活,当然它不一定只是基于你自己见过的,你通过网络,通过书籍描述,感受到的,都是你的生活。”
季铭描述了一些背景。
丈夫在产房外。
一个重男轻女的,听到男孩和女孩,他的表现。
一个重视孩子的,听到老婆难产,留大留小之间的区别。
一个大众化的普通人,听到顺利生产,和难产之间的不同表现。
这种教学式的情景表演,对刚刚进入中戏的菜瓜们,还是非常震撼的,尤其季铭本身在情绪控制上,已经很有造诣,现场表演尤其能够感染人,围着他的学生,感受地很深刻。
像个木偶一样,被他带着忽喜忽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