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都是钱的声音啊。
据说当初《人在囧途之泰囧》刷下12亿多票房之后,有投资商捧着钱找徐铮拍戏,开空白支票给他,甚至只要他来演来导,不用出一分钱,就给他一半权益。
这就是当时疯狂的电影投资。
现在当然已经不复当年的盛况了,水位降了很多。但是有赌性的公司绝对是不少,就像练海成的龙城影视,为什么落到了今天的地步,除了老牌影视公司运营僵化之外,就是迷信爆款,导致整个投资完全不理性,后来一输再输,输到质押股权,质押设备,卖房子卖收藏品,直到整个公司都岌岌可危。
纵然已经是6年之后,但喜剧片的12亿,和艺术片的15亿,又不可同日而语了。
说这个时候的季铭是当年的徐铮,或许因为不是导演,不是编剧,而略显逊色,但单单作为演员来说,他的吸引力,甚至超过徐铮一筹的——毕竟季铭的身上有迹可循啊,他是顶流中的顶流,他是实力派中的实力派,他是运道无双的天选之子……娱乐圈是讲运道的。
比如黄勃当年成就五十亿影帝的时候,几乎要直逼娱乐圈第一人的位置。
再比如吴金做成了《战狼2》,一跃从落寞的动作明星,成为带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