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了,无论电影质量如何,至少在上映初期会对票房提供极大的帮助,至于后面是不是会大雪崩并不重要,因为初期爆发的票房已经足够回本并血赚了。
做为导演,陈可新对自己作品的质量是有信心的,对票房也有信心,正常的炒作宣传他也能接受,但就在一个多月前,一部某位抄袭作家自编自导的电影却让他领教了什么叫极致炒作。
这部最终评分还不到五分的电影,提前点映票房四百七十万,破国产片点映场纪录,首映日票房七千两百万,首周票房2.73亿,上映27天后下画,总票房4.83亿。
这还不算完,同期拍摄的系列的第二部电影目前已经上映,首日票房过五千万,三天破亿,首周仅四天票房就达到1.72亿,而这两部电影的总制作成本才四千五百万,仅第一部的票房就已经保证投资方攫取三倍以上的利润了。
虽说这是一部粉丝电影,再烂也有粉丝买单,但光凭一个毁誉参半的流行作家和一群偶像派年轻演员显然不可能实现这样的成绩。
圈外人看不懂,圈内人却是心知肚明,利用各种无底线的炒作手段吸引社会关注才是这个大烂片系列最终能成就如此高票房的真正关键。
大部分华夏网民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