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鞠个躬就行。
这个老者,当然就是现任大公朱猷栋。
他当年能在布列塔尼人的殖民下重新恢复国家,手腕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的,所以做事也比较勤政,观察力也还敏锐,并不易被人蒙蔽。
朱猷栋这个名字么,显然是因为他家一贯打蛇随棍上,所以三百年前被永历帝赐国姓后,借势攀附才这么取的。
按照朱元璋当年定下的燕系后裔字辈“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到明朝灭亡时的永历帝朱由榔(崇祯朱由检也是由),也才用到第10个字“由”,已经花了300年整。
所以兰方这边又花了300年,也才把后面十个字用完,到了朱猷栋这一辈刚好用到第20个“猷”。至于朱猷栋的子孙将来要怎么取名字,朱元璋当年没想到那么远,就随便了。
而他名字里的第三个字,也是按照“火土金水木”的五行偏旁循环取的。他这代跟永历帝差了10代,所以刚好是两个五行循环,他名字的偏旁也就跟校、检、榔一样是木字旁。
至于女儿并不用遵循字辈,但也要遵从偏旁规则,所以朱猷栋那个小郡主的名字,是火字旁的。
来之前,朱猷栋已经稍微了解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