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和大部分方言之间的差异要大。
于是她磕磕绊绊紧张了几秒钟,宁可选择用还比较生疏的汉语回答:“我叫莎拉诺娃,来自黑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那是一个黑海之滨的港口城市。很高兴能来到华夏求学。”
“你会汉语?是在黑克兰的时候就学的么?”殷桃大为惊讶。
她平时采访接触外商最多,都是财经新闻类版块,对外国留学生也是有过接触的。在她的印象里,大部分留学生来了华夏一两年,都不能保证汉语水平。
甚至于在华夏继续如入无人之境地说外语,还要华夏同学学他们的语言才能跟他们交流。
有些身段放得比较低的劣质大学(也不是最劣质的大学,只是在有资格有能力招到留学生的大学里面,相对劣质的那些。真正最劣质的大学根本招不到留学生),甚至主动建设一个以英文为通用语言的国际部,觉得在国际部里不说汉语是天经地义的。
这一反差对比,才显出交大这边留学生素质的可贵。
才开学刚上了一周课!这些黑克兰妹子居然就会说汉语了!尽管还不怎么流利。
对此莎拉诺娃的解释是:“不,我原来不会汉语,是三个月前开始努力学习的,所以现在也只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