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句题外话,96年的纳斯达克互联网股版块,那是真的已经开始疯狂了。
一边是大多数传统看市盈率、市营率等数据的传统投资机构,一边大呼看不懂,觉得互联网版块的估值体系完全撑不住,已经有泡沫了。比如著名的巴菲特,就坚持一辈子不买无法用价值投资理论估值的股票,所以对互联网股敬而远之。
另一边,则是那些自诩看到了新方向的热钱,源源不断涌进去,哪怕这些公司营收收入完全为零,但只要有点击量有用户数有细分市场占有率,就敢砸钱。
顾鲲显然是跟进了一块价值洼地,仅仅委托投资了20天左右,就已经赢得了15%的收益。
他砸进去的5000万美元本钱,在三个星期后已经变成了5800万美元。
跟那些凑个股行情或者赌单个产品期货/炒外汇的重生者相比,顾鲲这个收益率当然不算啥,人家动辄就是加杠杆,让自己的钱短时间内增值好多倍的,才有脸敢说自己对得起重生者这个身份。
但顾鲲毕竟做的是长线,是可以做一年,甚至一年半的长期牛市上升通道,投资的是一堆精选股的组合板块,大部分股票相互之间的涨跌波动会抵消掉,所以三个星期赚8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