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因此,在泰铢风暴期间就跟索罗斯对着干,顾鲲的实力肯定是不行的,只会血本无归,4亿撬20亿怎么可能跟30亿撬450亿干?他只能顺着索罗斯操作。
那么,看到这一步,对于后续历史如果不太了解的看官,或许又会有第二个问题了:
既然这一波顾鲲不能跟索罗斯对着干,凭什么一年后的港币风暴中,又行了呢?
如果只是跟风、并且提前削峰填谷,顾鲲或许会略微压低索罗斯的收益,甚至于在收益的倍数上比索罗斯更好看,但要论收益的绝对值,索罗斯肯定是远远完爆顾鲲的。
举个例子,假设顾鲲要是4亿变10亿了,净赚6亿、从倍数上算是升值到2点5倍。
那索罗斯可能就是30亿变60亿、70亿,从倍数算是2倍或者2点3倍,没顾鲲的2点5倍高。但绝对收益却是30亿、40亿,比顾鲲多得多。(可能还有上百亿美元甚至更多的收益,被其他跟风索罗斯的国际游资瓜分了)
一年后,顾鲲靠10亿干索罗斯的70亿,不依然是以卵击石么?
如果场内只有顾鲲和索罗斯这两个因素,那或许这么算没错。
但问题在于,顾鲲知道,历史上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