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部分土地永久产权、矿藏资源永久归土地所有权人走的国家的惯例,采储比一般定在六七十年挖光。部分很佛系的国家甚至有采储比到九十年的,为的就是节约点矿业设备和建设规模。毕竟挖得慢就可以少建设一些基础设施、提升矿业设施的重复利用率、充分折旧。
另一方面,21世纪初的人思路还停留在“未来会发生石油危机,石油会越来越贵”的思维下,所以很多陷入资源诅咒的石油大国为了保持油价、把油囤着等将来贵了再挖,普遍也是比较保守的挖法。从狗大户到阿布扎比到科威特,基本上都简单粗暴这么干的,没个七十年现有油田储量根本不肯挖完。
但顾鲲在这个问题上明显又反其道而行之了,以至于当初决策的时候,跟他合作的华海油的人都有点不敢相信——顾鲲直接选择了最短的,35年到50年左右的采储比。
也就是说让华海油的人在造钻井平台、造相关配套设施时别省钱,怎么规模大怎么挖油快就怎么修,哪怕略有有重复建设之嫌也无所谓。
这一切的投资,只求尽快在四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把兰方的油挖完。
对于华海油的人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既然大家都觉得未来六七十年人类经济都摆脱不了重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