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帖子和他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而安四方在收到陈俞安发过去的网址之后,也开始研究如果这些都是真的,那么通过金融手段又可以在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碎的过程中获取多少利润呢?
至于常青青那边先不着急,先和她慢慢聊着,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就互联网公司倒闭后会面临的法律问题和她展开讨论,把她也引入到这个小圈子里来,陈俞安可是记得,这姑娘很早就开始研究美国的法律。
做完这些,伸了个懒腰,顺手关掉电脑下机回家;之后一段时间,陈俞安继续保持着这样的作息规律,每天在学校认真学习,下晚自习后到电脑室来上网。
一边继续在论坛上发表着自己对互联网现状的判断,只是他并没有透露更多的信息,只是不断列出证据对自己先前的论断提供佐证。
然后又到榕树下和常青青套近乎,再和那些新时代的作家们聊聊诗歌和远方。
做完这些,再打开文档写上一两千字,这些文章和之前写的那几篇风格类似,都是站在八零后的角度上对如今的社会现状进行评论,言辞一如既往地犀利。
这些文档并不会都发给付星,绝大多数都被他保存在了邮箱里,以便为将来的计划做好准备;当然这也有《萌芽》的版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