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了回避这个问题么?怎么会答应,“你看这样行不,我让我父亲提前出具一份授权书,我签好名字带上,反正我父亲也不懂出版界的事儿,而且有你们在,我也吃不了亏不是?”
“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不过最好还是能来一趟,要是实在走不开的话,有授权书也可以,稍后我发个模板给你,然后你打印出来让监护人签字,再带上户口本。”《萌芽》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流程都熟得很。
“嗯,到时候再看吧,我尽量带父亲一起,要是不行的话就按照你说的操作。”现在就是该怎么办才能尽量说服父亲签下授权书了,想来这要比说服他们将稿费交给自己掌控容易一些,他们估计还不知道这本书能赚多少钱吧?
陈俞安记得韩涵在出版《三重门》之后,第一笔就拿到了六十万的稿费,这笔钱已经足够在魔都买一套房了,不过韩涵并没有拿这笔钱买房,而是全国各地到处旅游,玩赛车,很快就把这笔钱花光了。
等到2002年,这本书给韩涵带来的收益超过了百万,让他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百万作家,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陈俞安现在的名气不比韩涵小多少,要是放长线慢慢收版税的话,估计也能给他带来不下于韩涵的收益,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