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有这般的成果,如果不是杂交水稻打开了一扇大门,我们也没办法让西北稻顺利面世!”
这话不是谦虚。
国内国外也好,大部分水稻品种研究,都是站在杂交水稻的成功之上,没有袁老当年的成功,就没有现在的百花争艳。
“杂交水稻?”
顾运朝闻言,笑了笑:“当年印尼请袁老前来做技术指导,那还是我多次邀请,才成功了,袁老,那是一个值得全世界都尊重的一个人,这辈子,在品德和农业科研的道路之上,我们大概也只能看其项背而已!”
印尼的杂交水稻科研院,那本身就是炎邦集团投资的,也是炎邦集团当年花费了不知道多少人力物力才把袁老请去做技术指导,可以说印尼的杂交水稻能发展起来,一方面要多谢华国大方,一方面还要多谢袁老的不幸劳苦。
宋山闻言,目光有一抹敬重:“袁老的眼中,农业科研是没有国界的,他愿天下人都能吃上一碗饭而已!”
除了技术,最让人敬佩的是袁老的初心,为了华国人能吃上一碗饭,也为了天下人能吃上一碗饭,七十多岁的人,还奔走在各国的农业科研基地之间,还天天下田,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了。
人人都在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