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老师的呐喊,“帮你找个搞计算机的?”
“你肯定知道,你琢磨琢磨告诉我呗,纳米材料能用么?”
敬连凯那边沉默了很久,最后还是道:“我想想回复你。”
第二天我们便接到了敬连凯的电话:“纳米材料用不成,别的不论,单就读写问题和减震,目前的技术就解决不了。不过按照你的描述,感觉存储内容不大的话,做个迷你软盘就能解决,把接口这些都去掉,留着扇区就行,然后再做个特制的接口,或者读写介质之类的。”
“能多小?”
“我没具体研究过软件这块,要我做就指甲盖那么大吧。”
挂了电话,十年又沉思了下才说:“陈翀是个能狠得下来的人,又多疑,要我说,十有八九自己缝身上了,偷也偷不走,死了还能被人验尸时候抛出来。”
说罢他又给黄晨星打了个电话,请他查查陈翀有没有签什么器官捐赠协议之类的,果不其然,陈翀真的签了同意捐赠,而且是遗体捐赠书,国内很少有这样的例子,法律也还没有明确过这块,所以陈翀捐赠遗体的这个决定当时还掀起了一小波热议,民众对这位知名企业家的好感,多数是从这件事开始的。也难怪这次即使出了抄袭这么影响声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