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禄仙室五所,毁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大光明殿后有天元阁,类似天坛的祈年殿,是在圆台上修建的圆形祭殿。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修。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又重修。大光明殿内供奉玉皇,太极殿内也供奉三清,天元阁上供奉斗母后土宝光元君,太极殿两旁有三星殿,慈济殿。在大光明殿北叠石堆山,名“兔儿山”,即山上为月宫之意。山有仙道可攀援至顶,山顶有大洞,可修炼,山上可参北斗。在《燕都杂咏》描写当年情景:“指点光明殿,当年仁寿宫。兔儿山不见,草长断垣红”。由此可见,清末大光明殿基本已毁。如今,大光明殿遗址处现为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大院,其西北尚保留一段大砖院墙,因其西部正拆迁,这段大砖墙暴露出来,有学者认为是当年大光明殿院墙。现光明胡同就是因大光明殿而起。现在的图样山胡同就是当年的兔儿山遗址处。
灵济宫与灵境胡同
在西城区,旧时还有两座明永乐年间的皇家道观,一座是位于灵境胡同的灵济宫。另一座是位于砖塔胡同西部南侧的鲜明胡同里的“显灵宫”。
灵济宫修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当时明永乐帝朱棣生了一场大病,他终日昏迷不醒。一天他做了一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