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机刚刚进入国内市场的时候,因为其高昂的定价,当时一台BP机的价格在1000多元,已经是普通工人一年多的工资了,绝对属于奢饰品的,所以刚开始的那几年,BP机的销量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样子。
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1990年,那一年正好是上京亚运会开始的时间,当时亚运会组委不少的工作人员都开始使用BP机,寻呼台为他们提供了专项的服务,比如发送会议通知,留言回复等,寻呼台几乎成了组委会的秘书台,在这之后人们才逐渐发现了BP机的巨大作用。
然后到了1991年的时候,汉字寻呼机问世,更是大大的推动了BP机市场的发展,1992年春节,人们开始用BP机传达节日的祝福了,上京126寻呼台每小时的寻呼量甚至达到了每小时1万次以上!
这可以说是华夏国内节日祝福最早的形势了,再然后自然就是短信,微信了,话说那些复制内荣直接转发的真的有意义吗?
腰里别着BP机,手里拿着大哥大,暴发户的标配
在黄市看来荣乐想要跟沪海达成寻呼机合作关系,都是小事,他最看重的还是荣乐的这次投资兴建方便面厂的事情,这可是一个可以容纳五千工人,与年产值达到十亿华夏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