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得人心。
送完对联,余喜龄把家里的年货理一理,才发现被昨天魏敢小姨送的苹果还没有动。
不是后世常见的大个红富士,是那种黄绿色顶部泛红的苹果,个子不大,余喜龄依稀记得好像是叫国光苹果来着。
余喜龄洗了两个,分别给了余喜安和余奶奶,余奶奶拿着苹果没吃,欲言又止地看了眼余喜龄。
小喜安长到四岁,还从来没有吃过苹果,咬一口发现甜滋滋,举着苹果就要喂余喜龄,“姐姐,甜甜的。”
上辈子余喜龄吃苹果是吃厌了的,但认真算起来,上辈子和这辈子,十二岁的余喜龄应该也是没尝过苹果味的。
她们这儿不产苹果,事实上连果树都少,只是寥寥几户人家种了些桃树和桔树,乡下的孩子,一年四季吃的都是地里应季野生的小野果,桑椹树泡子、茅草甜根和野山杏这一类。
桔子和桃子是要卖钱的,能吃到嘴里的也不多,何况余家没有种一颗果树,都是吃别人家给的。
但比起大部分人家,余喜龄家能吃到水果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余建国在乡镇府工作,逢年节会发各种节礼。
乡镇府的福利还是不错的,最开始过年是发暖水瓶或者水盆这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