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赵炳森其他的时间,都在带领手下的博士生做关于‘生发药物’方面的实验研究。
偶尔会上上知乎和微博,发表一些动态,并指点部分脱发患者去医院就医。
其实一开始,赵炳森并没有想过从网络上得到些什么,发微博和指点患者们,也只是出于学者和医者的心态,随手为之。
在赵炳森的眼里,除了院士这个终身荣誉与某些国际大奖之外,其他的东西都是浮云。
可是,院士哪里是那么好获得的,没有给国家做过重大贡献的人,是不可能评上的,国际大奖同样极难获得。
赵炳森在生发药物的课题方面,研究七八年了,论文发表过几十篇,但却没有太过重大的突破。
虽然还抱着侥幸的心态让手下的博士生继续研究,但赵炳森心里非常清楚,这个课题,他算是已经走入死胡同了。
尽管有些不甘心,可面对事实,赵炳森依旧只能低头。
同时,在生发药物的课题走入死胡同后,赵炳森也明白,自己要想评选院士,几率几乎是为零了。
他不得不把这份执念压了下去。
而看到一些同行在网络上混得风生水起,不但赚了钱,还赢得了广大网友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