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数千上万名世界各地的学者下载研读。
约翰是美国一所知名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一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并且曾经还是锂空电池的忠实维护者。
只不过,因为许多技术难点实在是无法攻克,让约翰对锂空电池死了心,并且表示锂空电池这块谁碰谁SB。虽然没这么说,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但是,在看了《自然》杂志新一期的那两篇关于锂空电池和铜烯的论文之后,他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
接着,他在自己的社交软件上发表了这样一段话:“看了《独辟蹊径解决锂空电池技术难点的方法》,我来大胆预测下一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贺天强教授。
这篇论文简直太惊艳了,我看完之后,眼睛都湿润了,万万没想到有生之年,居然可以看到锂空电池问世。
贺教授,谢谢你,你的这篇论文了却了我前面十数年的遗憾,你太了不起了。”
约翰教授的这番话,在电池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骚动。
但是,同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史密斯教授,却在推特上这样说道:
“看到很多人都在议论《自然》上那篇关于锂空电池的论文,我去下载看了看。
内容虽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