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纸笔,认真地对上面的数据演算起来。
实际上,因为近年来《科学》杂志经常收到一些名不副实,甚至是抄袭别人论文的稿件,各种标题很亮眼,但内容却一团糟的稿件不在少数。
这就使得科学杂志的这位审稿主编,对于这种敢写‘室温超导’的论文,嗤之以鼻,没什么好感。
而且,投稿者也不是业内有名的那些大牛,所以对这篇论文的第一印象,自然会一降再降。
但是,当他认认真真地把论文的数据演算完之后,他不这么认为了,神情很快变得凝重起来。
“富铁,全新的纳米超导理论体系……数据的验算确实是对了,但问题是高达374K的超导材料,真的存在吗,这些实验数据,如果是假的呢?”
科学杂志的主编眉头紧紧皱着,现在学术造假可不是什么稀罕事儿,许多高校的教授因为论文压力大,经常会干这种事,每年都会曝出很多。
大抵是觉得自己咖位不够,所以这位科学杂志的主编打算请一位大咖来帮忙审稿。
这位大咖名叫卡森,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教授。
今年的卡森已经七十多岁了,他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因为发现钡镧铜氧系统中的高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