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飞船破烂了,她俩幸好是乘坐了一个两人座的由强相互作用力构成的逃生舱(参考三体水滴的材料结构),才幸免于难,没有被那个高速穿行的黑洞吸入进去,但这个逃生舱没有升维的功能,无法进入超三维空间航行,她俩在太阳系晃悠了一阵,最后快要饿死了,只得降落在地球上,而逃生舱则沉到了海底。
这次小行星轨道处新出现的引力异常现象,其实就是一个大引力的黑洞所在的超三维空间,与太阳系接轨了,然后从中掉了出来。
但是,这个黑骨头的质量又不大,很小,还没有地球的质量大。
站在江博和曾文河的思维角度,按理来说,这种小质量的黑洞,不可能存在啊,因为质量太小了,根据霍金的黑洞辐射理论,会很快蒸发殆尽,整个宇宙中没有任何恒星可以形成这种自然的黑洞。
两个解释,要么就是有高等文明,利用高科技手段制造了这样的黑洞。
要么就是这是一个太初黑洞,从宇宙大爆炸后形成了一个高维空间时,它就存在于这个高维空间中,而这个高维空间的能量还很密集,与黑洞辐射的能量持平或者几乎相当,让它不会被太快蒸发。
不像是现在的大宇宙,微波辐射的温度,只有几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