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让万峰皱起了眉头。
这样的人如果将来上到高位,这不瞪眼一个翻船党吗?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一股崇洋媚外的风气正在形成,在八六年后达到一个高潮。
很多人才在这股潮流中以各种名义争先恐后地出国,很多人才出国后就没有再回来。
人往高处走,谁都向往过美好的生活,这些人落籍国外也无可厚非,但是其中一些人变成了异见分子回头回国内捣乱这就不应该了。
而且这样的人还非常的多,后期都打着经济学家的幌子信口雌黄,胡说八道。
万峰可以断定这个曲阳如果将来他的意识不改变,保证会成为一个推墙派。
好在他没准备和曲阳打长久的交道,他要的只是这货主管外贸的时候趁苏联解体的混乱时期去捞一些好处。
但这股潮流过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万峰决定忽视曲阳的意识倾向,现在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于是,在曲阳讲完课进行自己体会的时间里,向曲阳请教了几个问题。
一个后世的人要迎合一个人的观点这好像不是什么难事儿,短短的十多分钟的交流,竟让曲阳对万峰有相见恨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