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女的老年人,整天在河中风里来浪里去,连个依靠也没有,说不定哪天船碰岩石翻了,喝许多冷水死去,端灵牌的人都没有。
而年轻的男人就更不愿去了,谁家愿意把女儿嫁给守渡船的人?阴知娶不上媳妇还去守渡船干嘛?
本地人但凡只要有口饭吃,都不愿去守那渡船。
但家里弟兄多的愣头青,却是个例外。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前几年,文斗寨的朱洪章有一身蛮力,且不愿意读书,就曾跑到河边来守过那只渡船好一阵子。
朱洪章吃住都在这船上,有人过渡,无论早晚,从不怠慢。每每把船停稳当后,还喊两句“慢点慢点”、“莫忙莫忙”。老人、小孩过渡,上下船时他总出手拉一把、扶一手。
如是深更半夜,林农的小孩有个头疼发热的,要过河去看郎中,远远喊一声,朱洪章也准能从被窝里爬起来,打火把把人渡过河来,等看完病后又送回去。
看到有林农的淘气小孩偷偷背着大人跑来河边玩,不识水性,一不小心喝了河水,他也总会丢下篙子,奋不顾身跳下河去救人。
一来二去,林农们都惦记着他,过河时总会给他捎一点蕨菜、山核桃、干竹笋等山货。哪家安置的陷阱里落进了一只野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