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镐京的合称。沣镐所在地区称为宗周。秦时称内史,至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定都关中,置长安县,在长安县属地修筑新城,名长安城,意为长治久安。
而汉高祖刘邦,定都期间,曾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后又建造了未央宫。之后到了汉惠帝元在长安建造城墙。随后汉武帝设京兆尹治理长安,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兴建北宫、桂宫和明光宫,并在城西扩充了上林苑,开凿昆明池,建建章宫等。
而在西汉二百余年历史里,长安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商道,长安城成为连接外域的桥梁、丝绸之路的起点,繁盛一时。全盛时期城中有近有十万户,数十万人。
只可惜到了西汉末年王莽执政时期,长安城一度毁于战火。至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长安改为西京。
如今汉献帝在董卓的挟持下,再次回到长安,此时长安已无西汉鼎盛时期的繁华,若要与洛阳相比未免有些冷清。
未央宫内若显破旧,到处还有不少战火留下的痕迹。不过自东汉后,数代皇帝皆有意修建长乐宫,不过此工程实在浩大,每次开始修建不久,又因当时社稷出了不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