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微博置顶之后,徐拙就把手机放在一边,开始品尝刚刚煎好的和牛。
和牛的高档程度自不必说,在美食圈里,和牛的名气早已经跟82年的拉菲一样,成为众所周知的装逼利器。
特别是那些小网红们,跟金主一块儿吃顿和牛,喝杯拉菲,再来点鹅肝之类的……
这顿饭拍的照片,足够发一星期的朋友圈和微博了。
煎好的牛肉表面微微发焦,香味浓郁。
徐拙夹起一块儿送进嘴里,轻轻一嚼,那绵密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顿时就充满了口腔。
肉中的那些脂肪,不仅让肉吃起来更加香,而且还让牛肉有丰盈的肉汁。
这个时候,没文化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徐拙搜肠刮肚,最终只想起“卧槽”这个惊叹词,实在对不起这么好吃的味道。
徐拙不是没吃过和牛,但是以前吃的要么是碳烤,要么是火锅。
这种铁板烧的方式还是第一次吃到。
而且亲眼看着一块新鲜牛肉,通过铁板烧师傅的加工,一步步被煎熟,再听着师傅讲着关于和牛的一些典故。
这感觉真不一样。
怪不得大家都说铁板烧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