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矮,中间高,再找一些手指粗细的小竹子,从中间折弯,但并不弄断,就这么搭在中间的横梁上,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宿营地骨架。
然后。
王奎又弄来了一些棕榈叶铺在上面,最上层再盖上求生毯,保证就是再大的雨,也不会漏水!
这样一个大庇护所。
如果是往常,一个人干,至少要搭建两三个小时,但用查格米部落的方法,缩短到了三分之一的时间。
王奎弄来大量的竹子和枯叶,铺在地上隔温,然后开始想办法生火。
经过一天的阳光照射、泥土吸收,高温蒸腾,枯叶跟枯枝至少不再像白天那么湿了,何况他手里还有中午搞到的黄金猛鱼的鱼油。
有了这东西淋上,加上酒精棉作为火印,很快火就升起来了。
再加上他从附近弄来的天竺葵的杂草扔火里烧,特殊气味儿回发出来,窝棚里的蚊虫果真就少了许多。
剩下的时间。
王奎一边忙着烤鱼肉,跟观众们聊天,一边用烟熏制鱼骨和鱼牙,进行阴干,否则再拖下去,按照刚果雨林这种湿度,很快这些东西就会发臭腐烂,长满菌斑。
身为猎人,除了剔骨削肉,制作纪念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