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用那些人种就是了。”
八娘一想也是,不过耕牛家具什么的,备上一些也不是坏事儿,再说虽有佃农耕种,自家人也要时时去看,还得购辆马车才好,要不然往常出入,总雇车行里的马车,也不是事儿。
曾子晔常年在外行走,多少对物价有些了解,便一一细说了,八娘这才知道原来马匹好些的,就要八九十贯一匹,而耕牛,因是农用,价格也是不菲,一头年轻当用的牛,约要十贯左右。
曾子固想了想,就对曾子晔道:“我们家也购上两三头牛,有那家中没有牛的佃户,也好叫他们租用了,另八妹说的也对,往来南源庄,也有四五十里路好走,置上马车,出入方便些。再说托八妹的福,如今家中条件也好了,爹若是出门拜客访友,也是方便。”
大宋文人讲究四处游历,一来为涨见识,二是便于与文人士子们交流,老爹丢官几年,一直窝居家中,大概也不是不抑郁的,不过因着家贫,只能忍了罢了。
耕牛什么的,倒是不急,可马车的事情,想到就可以办,八娘便央朱氏取了一百贯钱交予曾子晔,先去马行里挑买匹好马,又去木匠铺,订个车厢什么的。
想到车箱,八娘便想到城南不远古庄刘的刘二郎,便对曾子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