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冤的,一概停轿接状,订为国家制度。这样,各有司衙门就不至差使不同互相推诿,庶几天下冤狱可渐减少。”
康熙早已听得站起身来,慢慢踱着步子,待胤禛说完,方叹道:“你在京外办差多,到底是知情人啊……廷玉,你觉得四阿哥的条陈如何?”
“奴才觉得极是。”张廷玉躬身笑道,“顽而不化者有训,教而不遵者有法,应当拟成诏旨,明发天下。”
“就是这样。”康熙目中熠熠闪光,沉思着道:“圣训十六条朕再改改,要编得顺口好记些,然后下发学宫。百官停轿接状这一款,立即办。”说罢扫视阿哥们一眼道:“处处留心皆学问,四阿哥这人耐烦不怕琐碎,做事认真有条理这一条,你们得学着点,听着了?”
“喳!”
各色各样的目光都投向了胤禛。
胤禩早已从内廷得信,要他主持刑部的事,原本极兴头的一件事,在乾清宫被胤禛一个条陈搅得不伦不类。他有一种功劳被抢走的感觉,要多腻味有多腻味。一路坐轿回到八贝勒府,兀自怏怏不乐。此时天已过了酉时,王府上下人等都已得知主子奉了钦差,管家老蔡头带着几十房家人头领掌着灯迎在门口,见胤禩躬身出轿,黑鸦鸦一片跪下请安道:“八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