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练的把一口“锅”架到丝瓜架上面,然后让天线对着北边。
这“锅”是陈竹峰好些年前买的。
那时候村里取消有线闭路电视,改装机顶盒。
一户人家初装费要几百,不仅每个房间都需要单独买一个机顶盒,而且每年要两百左右的信号费。
于是有人卖起了“卫星电视接收器”,一个几十块钱,号称能用一辈子。
那时,陈竹峰便给老宅整了一个。
这东西因为形状大小和炒菜锅差不多,村里就俗称为“电视锅”。
不过,“锅”真不好用,信号不稳定,能看的台也不多。
特别是南方雨水多,每年都有台风,就更艹蛋了,所以流行没一段时间就没人用了。
现在架在丝瓜架上的这个“锅”,是孟时从老宅的杂物间里找到的。
天线方向对了,勉强能接收到国家电视台和本省的几个频道。
频道不多,但也够用了。
良载阿公躺在摇椅上,人老了骨架缩了,显得很单薄。
孟时搬个竹制的小交椅,手里拿个蒲扇,在他边上待着。
俩人中间摆了一张小板凳,上面放着一盘子花生,还有几块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