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把拍电影当成一道数学题来做的话,那么你在知道如何做加法的同时,也要知道如何做减法。
就比如之前的《华夏药神》里。
原本彭辉是可以将那个高文化的人物安排成一个白领、蓝领甚至是金领的。
甚至还可以特意为这个人单独设计出剧情来。
但是……
最终彭辉却选择了放弃。
因为他知道,这部电影要表达的,就是男主从一开始的普通小药贩,蜕变成一代“药神”的故事。
而不是什么配角的自我修养,什么配角的逆袭之类的。
可以说,这样做诚然会塑造出一个精彩的角色,但是对于整部电影而言,却是完全割裂的。
实际上,你如果看过许多知名导演的作品的话,大多会发现,在他们的作品里,拥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
而这些东西,又基本上只有一个到两个的。
再多,是不存在的。
那是这些导演都不知道什么理论,什么效果,什么镜头么?
显然不可能。
那为什么他们的电影里,往往只有一个到两个的亮点,其他的都很平庸呢?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