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赚什么钱,但给了他一笔丰富的经验和话语权积累。
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他创办了《留美三人行》自媒体,视频全网点击量突破1000万,优酷栏目主页浏览量突破500万,官方微博粉丝数超过11.5万。
看得出来,这里应了他的人生信条——必须要赢。
京大中文系高手济济,孙宇晨只能做凤尾。为了成了鸡头,他转系到了历史系,并以历史学系年级第一的成绩毕业,被美国常青藤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
自此,孙宇晨点亮了“炒作”、“蹭度”……等一系列技能点。
通过这件事,孙宇晨登上了2011年的《亚洲周刊》封面,人生达到了第一个小**。
再接着,他对北大“会商制度”的批评,演变成了一场公共事件,吸引了主流知识分子的加入,他的知名度迅速提升。
由于文笔大胆犀利,杂志火爆京大校园,文章篇篇点击破百万,很快就成为了京大乃至全国校园范围的青年意见领袖。
再后来,孙宇晨进入《南方周末》实习,模仿当年的胡适创办《每周评论》。
没被开除,也是感谢了学校那“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八字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