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的导火索还得从一个叫林大山的十八线音乐制作人在推博上的叫板开始说起。
他也不知道是为了火疯狂蹭热度,还是假装是敌人的卧底友军(有些节目也会请一些反串黑子,让他们上蹿下跳、然后给他们打脸,为自己的节目增加话题和名气)。
反正,林大山点评说杨涵的这首《消愁》编曲很成熟,一点也不像普通的民间音乐人的编曲水平,他还特地制作了一期视频来证实自己的说法。
林大山的结论是杨涵并不是现场说的所谓茶馆老板,年纪也不一定有四十岁,这只是节目组故弄玄虚营造出来的一个噱头,实际上他应该是《中华好嗓音》挖掘出来的不出名艺人,为了引发轰动,估计编造故事,甚至《消愁》这首歌曲也不见得是杨涵的作品……
这阴谋论说得有板有眼,要是不带脑子地去看这个视频,可能就有不少人相信了他这套说辞——要不然也不可能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小音乐制作人说的话就能引起这么多人的转发和关注。
但你仔细去看,就会发现林大山的话其实是很不靠谱的,他没有一个可以说是实锤的证据,通篇都是他自己的“猜想”,然后用自己的猜想来证实自己的论点,这不是造谣是什么呢?
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