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姨应了一句,变带着我们进村。
村子里面的人户很多,不下于百家,要知道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时代,有一个同时聚集着百家的地方那得多难得,水源、土地,这就是一个大问题。
可是这里呢,外面是良田沃土,小溪流淌,虽说没有大山,但是这里确实是一个吃穿不愁的地方。
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了水,有了土地,那么你就不用愁着没饭吃了。
在村子里面七拐八拐的,王姨前去敲门。说是敲门也不是那种庄家大院,还有个大门啥的。其实就是个外面是菜园子,用一些木桩子围着,里面七八间茅草屋围成了的一个四合院。
不过这也足以显示这家人户,也就是这个村长家里面,在这个地方,算是一个大户了,虽说算不上地主,但是他家的房子在这里是最多的,我们一路走来,见到过最多房子的就是四间五间茅草房,而这里却有八间。
任何一个时期,形容一家人有没有钱,有没有很多的房子算是一个标准,这村长家,以房子来看,就是有钱的了,哪怕只是一些茅草房。
王姨敲了几下木桩子,不一会儿里面就走了一个老妇人出来,老妇人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看上去有一把年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