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生巧的手艺。盗墓和考古根本就是两回事,它是借古墓葬题材去讲自己的故事,这跟真实的考古、古墓毫无关联。我们不要自作多情,硬把这两个东西扯在一块。”
这俩专家讲得比较客观…
人家水准摆在这,眼界也在这,不可能人云亦云!
当然,也可能跟沈梦溪见面时候说的那句‘两位教授都是专家,以后《鬼吹灯》要是改编成影视剧了,一定邀请二位担任考古顾问!’有关…
沈梦溪接过话题:“其实,盗墓是探险的一类变种,换了新地图,添上新剧情。例如粽子,诅咒,都明显带有夸张色彩和文学的修饰性。真盗墓的,哪能遇见这玩意。盗墓的圈子,那能容得下这种看了两部就上阵的智障。我说句实话,两位教授也别见怪,盗掘者的知识来源,一般都是被严重神秘化了的实践经验+公开出版的考古和历史专业文献。”
“就像两位专家说的那样,盗墓活动主要是经济利益驱动而不是兴趣、好奇心,这是个黑色产业,存在了上千年之久,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会存在,即使没有盗墓、影视、传说等,盗墓活动依然会猖獗。”
“我写《鬼吹灯》,主要是看了《国家宝藏》、《木乃伊》、《夺宝奇兵》之后产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