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两个多月,我在虚拟实验室里不知道多了多少次实验,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这才找准基因片段。
陆离当然不能这么说,只能说:“可能是运气好吧?碰巧让我找准了B细胞基因编辑所需的基因片段。”
运气……
这个理由太强大了,郭教授竟然无言以对。
科研就是试错的过程。在这种无限试错的环节中,运气才是第一位的。
运气不好,或许你一年两年,甚至十几年,也无法从三十亿个碱基对里找准所需的基因片段。
运气好的话……或许就像陆离这样,只要两个多月,就找到了目标。
所以说,就算是科学家也要讲运气的。
“走!我们马上进行验证!”
郭教授没有在运气上纠结,连忙起身,举步走出了办公室,朝外面忙碌的研究生博士生一声大吼:“停下手上的工作,马上到基因实验室,做个科研成果验证,快点!”
又是科研成果验证?
又是陆离的科研成果验证?
都是苦逼科研狗,我们只能跟着导师混经验打下手,你却不断的出科研成果。
真是……太伤自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