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庙的建筑样式是印度风格的佛教寺庙,但里面的陈设却完全是华夏寺庙的格局,特别是这十八罗汉像。
佛教刚刚传入华夏时,只有十六个罗汉,分别是坐鹿罗汉、喜庆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
但在晚唐时期,一些著名的佛教壁画画家觉得“十八”比“十六”这个数好听,便自创了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传说济公和尚就是降龙罗汉转世),一直到南宋时,十八罗汉的形象基本确定了。
从那时起,华夏的寺庙都供奉十八罗汉。
杜林进来一数,正好十八个神坛,放着十……不对啊!
杜林走到近前一看,本应放置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的神坛上却只有空空的神龛,两个罗汉塑像不知道哪去了。
不过无所谓,反正来这里是为了找财宝,也不是找塑像。
朱仲林跑到布袋罗汉的神坛下面,用力踢掉神坛上包裹的一层泥胚外壳,下面是一层黑乎乎的金属板,朱仲林的脚踢上去之后,发出了当当的金属音。
“根据记载,这里便是存放财宝的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