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仿照学生的情况,愿意来本村上班的,可以投靠本村的亲友,或者本村村民出场地、管饭,具体给多少钱由当事人具体商定,咱们不干涉。”
戴岳盘算了一下:“目前订单充足,投靠上百人都不成问题,就按你说的做吧,咱们不干涉他们到底给多少钱。但有一点,外村村民投靠本村的谁,生产质量就由谁负责。”
这个制度一经公布,两三天就招来了几十人,本村村民的心思也活泛起来,外人过来上班,提供场地,外加一顿午饭,收二十块不为过吧。农村的房子,随便哪个空闲的角落都可以摆个机台,反正自家也要吃饭,不过是添双筷子而已,二十块的价格赚十多块是没问题的。
这就是个没本的生意,有村民竟然自己的活儿不干,专一在外面打听有没有人过来做事。他们的算盘打得叮当响,一座房子可以容纳二十人做事,二十人就是四千块,自己抽点空出来做顿饭,再加上自己做事的工资,一个月少说也有七八千,就是做事再厉害的人也达不到这个数字。
有人率先打样,就会有人后续跟进,一时间村里上空电话声音不断,进出村里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各个小组组长提交的生产报表,连续这几天戴岳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