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见,其实是伶界行话,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没问题,就算有问题,咱们上台都能解决,是一种互相勉励的意思,另一种彼此不熟悉,或者彼此较劲,有能耐咱们台上见。
而台上见的结果只会有三种,双方都好,皆大欢喜,第二种,一好一不好,第三种,两人都不好,双败!
而这双败的情形,当年马联良和程燕秋两人身上就发生过。
马联良大师从来没有跟程燕秋唱过戏,有一次义务戏,两人被派了《宝莲灯》的活,马联良比程燕秋大了三岁,按道理来说,陈艳秋应该去找马联良对戏,但是程燕秋当时也是一个大角儿了,而且觉得这出戏也没有难度,所以就没有去找马联良,意思就是台上见,并没有架秧子的意思。
两人上台之后,问题来了。
马老板唱念做打干净利落,“帅”极了。
但是程老板的艺术特点缓中有紧,紧中又慢,你以为他这一句唱完了,其实他是在行腔,你刚想张嘴,他的腔儿又冒出来了,总归是让你急不得。
马老板张嘴是爽朗简洁,提着半口气等着程燕秋。
但是程老板自有自己的尺度,先是慢慢悠悠的做自己的身段,做足了身段之后再叫板起唱,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