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了。幸得天弓山掌教乃是一位真正得道之人,通情达理,也就同意了师徒二人住下来,这一住就是十五年。
玄照不谙世事,古贤年事已高,也无法照应他上学读书,所以就让他留在山上跟自己学本事。不过感应到自己行将就木,玄照还年轻,古贤实在不忍心他百年之后留下玄照一个人孤苦伶仃,于是和他约定不管自己届时如何,玄照年满十八周岁之后就得下山,他应该融入这个社会。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转眼间,古贤逝世已经九年了,也就是说,在玄照九岁的时候,古贤就已经圆寂了。这些年,偶尔也会有一两个道人来探望他,不过他从小性子淡泊,对于自己一个人生活好像也没什么不习惯的。那一份与世无争在旁人看来更像是成熟稳重,哪里像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儿!
要说收拾行囊,也实在没什么东西可收拾,弯着腰捣鼓了半天,一个旅行背包也就刚刚鼓起来一半,里面除了两身换洗衣裳和古贤留给他的一点遗物,也没剩什么了。
他直起身子抬起头来,这才看清小和尚的面貌。长得眉清目秀,面容白净根本不像个山里的小子,一双丹凤眼开合之间有种说不出的摄人味道,偏偏这人性格温和,两相矛盾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