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代表禾国走出国门。你看到的是应试教育的传统守旧,扼杀学生的创意和勇气,但是刘教授,我想提醒你一点,对任何大是大非的事情做出个人主观判断之前,应该要充分去理解体会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世界背景。至于为什么应试教育是最适合我们的,这点我不去解释了,你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明白。
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的禾国精英,试问,你所承认的禾国这几十年的飞速发展从何而来,你口中我们四十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四百年发展历程的底气从何而来?我不否认工人阶级的力量,但你觉得,没有那些你不认可的禾国精英,还有谁能做到以上的任何一点?
至于你个人喜好以诺奖来作为评判禾国精英是否同等于欧美精英优秀的标准,抛开这个昔日权威奖项现在日趋政治化不谈,还有一点或许你的关注有所遗漏,当今世界,诺奖不管是生理医学、物理化学还是经济学这类工学学科,获奖者年纪无一不在六十岁以上,而获奖者的研究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二十年前的研究成果。
教育这门事业如同基础科学,只有扎扎实实打牢了基础才有无限成长的可能,禾国的经济与科技爆发不过本世纪头二十年,刘教授现在就下定论本世纪上半叶我们与诺奖无缘,是否草率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