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这一场舆论的,并不是她的文章本身,而是所谓的“权威”。
让那些诋毁着《平等》的人住嘴的,不是其他的什么,仅仅是卢瑟先生的一句夸赞罢了。
“锦颐,你竟然得到了卢瑟先生的认可!”
当谢锦言和袁幼卿也如同其他的人一样,兴致勃勃的来恭喜她的幸运的时候,锦颐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是应该跟着开心笑,还是继续有些失望。
诚然,她是得到了卢瑟先生的承认,她之后在文坛上的路途也会顺畅很多,但这仍然掩饰不了,她在这场舆论之战里同样是个输家的事实。
当然,这并不是说她的《平等》便没有起到效用了。她的《平等》始终是让一部分人认清了现实的,这一点,仅从她的支持者渐渐变得可与她的诋毁者分庭抗礼便可得知。
只是,华夏民族最值得引以为傲的是什么?
是凝聚力。
仅仅是一部分人的觉悟,那还远远不够。
作者有话要说: 负、面评论竟然会被和谐…
☆、第十六章
一个又一个的知名文人接连发声,最后连卢瑟先生的学生都转述了先生的认可。
由全民谴责忽而变作全民热捧,这其中的转变,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