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早有准备,在下一秒,他就发来几个链接并说:“我知道你的顾虑,这些全都不用露脸的。”
文亦晨仔细地着各个活动的规则,尚未作出选择,她的扣扣就响了起来。
发来消息的是她的基友,笔名古道行者,一个同是钟情于文史军政题材、比她晚出道却比她火的驻站大神。
由于两人的写作风格比较相似,很多读者喜欢拿他们作对比。早在古道行者出道之时,就有好事者在论坛发帖,言辞粗鄙地指骂他一抄成名,同时还不安好心地为鸿鹄高翔抱不平。
得知此事,文亦晨十分生气。生气之余,她还是很理智地了古道行者的作品,读后却发现他们的作品仅在叙事方式上有点雷同,而故事的走向却迥然不同,只要耐心读下去,就不会给他判下抄袭的罪名,甚至可能沉迷在他的中无法自拔。为此,她特地开通了微博,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呼吁被煽动情绪的读者停下辱骂和刷负的行为,还了古道行者一个公道。
受尽千夫所指时,古道行者停止更新,以沉默回应一切。而在她发表微博后,他也不过发来一条私信,里面只有“谢谢”两个字,连标点符号都没有。
虽然这件事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但文亦晨还是过意不去。她担心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