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被掩盖了。
但是鲁鲁修的出现,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宣泄口,让他们这些想法有了实施的可能性。
修奈泽尔不会让局势这么继续糜烂下去。所以他在一个月之后立刻就对中华联邦发出了外交照会,请求让布里塔尼亚帝国出兵平叛,他给的条件非常之优厚,甚至可以说是妥协了,他答应绝对不碰中华联邦的一分一毫的财产。就算是布里塔尼亚帝国打下来印度军区之后,在战争结束之后,它也仍然会交还给中华联邦。
要知道,在布里塔尼亚帝国建国史上,都没有这么优厚的条件。这种条件一旦对外披露出去的话,一定会激起军方的怒火。
这也是当然的事情,军方派和文官派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派系。在布里塔利亚帝国其中甚至还分为纯血派和混血派,本土派和海外派,文官和武官等等的这些错综复杂的派系。
修奈泽尔或许能够代表大部分文官的利益,但是要打下印度军区,还是得要武官那边点头。而武官们拼死拼活打下来的,印度军区反而要没有任何理由的还给中华联邦,这真是让英雄们又流泪又流血啊,绝对会激起军变的。
奈泽尔知道这是一个把柄,但是为了尽快摆平鲁鲁修这个巨大的政治问题,他宁愿承担这个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