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刻着四个篆字:永以为好。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据,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是卫风里的一句,时人有说其意为钟情男女互赠信物以愿永结同好之情,亦有称其为礼尚往来投桃报李之意。
其余各山长还在盯着那物迷惑不解时,便听得道院院长方淮山惊讶地道:“……这、这是沉香令?”
谢兰衣颔首。
不少山长当即恍然,却也有不少山长,尤其是年纪轻些的仍旧不知所以然。方淮山低声向众人解释起来。
鹤望书院建学之初,谢琰赐书院学田千顷,并许诺世代不收赋税,且书院诸事自立,不受皇家制辖。因感念谢氏恩德,鹤望书院首任院长赠谢氏沉香令三枚,称往后谢氏若有任何要求,只要不悖圣人言,鹤望书院全体山长学子必当倾力助之。
当时这三枚沉香令并不被谢琰所重视,其时他坐拥万里江山,驱北夷灭南蛮,壮志踌躇,天下在握,又有何事是需要向一小小书院求救?沉香令甫被送出,便尘封在了谢氏诸多收藏之中。
谁料到不过数年之后,谢琰征欧失利,八十万大军只剩五万苟延残喘得以重回中原大地,谢琰自知身染瘟疫,时日不多,一踏上大宋国土便数令连发,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都调动起来,力求保